第148章本书结局-《穿到古代,我成了一字并肩王》


    第(2/3)页

    于是他深吸一口气,道:“今日饶你们一命,但你们必须解散土匪寨,从此不再为非作歹。”

    五位当家闻言,纷纷面露喜色,他们知道,自己今天算是捡回了一条命。

    于是,他们纷纷磕头谢恩,道:“多谢大王不杀之恩,我们一定解散土匪寨,从此改过自新。”

    龙斌看着他们,点了点头,道:“希望你们说到做到,否则孤王绝不轻饶。”

    五位当家闻言,纷纷表示一定做到。

    于是龙斌便带着冷凝霜离开了卧牛岭,留下了一地的土匪和一片狼藉的战场。

    从此以后,卧牛岭的土匪寨便彻底解散了,土匪们也纷纷离开了这个曾经让他们为非作歹的地方。

    卧牛岭的土匪们,也永远记住了那个如同战神一般的男人,天刹狂龙的名号比之七年前更加响亮。

    龙斌从此过上了逍遥自在的生活,除了修炼,就是与妻妾儿女们游山玩水,逐渐不问朝政。

    大夏国对江东的夏国不夜有过多的想法,大夏国王龙允福只盼着自己七子夏国皇帝龙应山不要突然攻占自己的领土。

    毕竟,两个国家的皇帝是父子关系。

    龙允福的心里一直对七儿子、九儿子有愧疚感。

    况且,他也被九儿子龙斌的龙家军打怕了。

    十年后,国王龙允福已经七十六岁,这天深夜,他派金吾卫大将军宋平悄然出使江东丹徒。

    宋平将老国王亲笔信递交给龙应山,要求龙应山回京都接受大夏国国王之位,并说只要他继位,大夏和夏国可以合并为一个国家。

    龙应山原本就是一个孝子,力排众议决定过江北上,他不想失去夏国统一的良机。

    朝会上,龙应山下诏:太子宁怀德监国,如果自己有不测,宁怀德继位夏国第二代皇帝。

    是日,龙应山路过扬州,刚刚升任扬州太守的宁无论再三劝说:“七叔,万万不可!”

    “您若想统一夏国,儿臣立马率二十万大军直捣京都。”

    众臣再三劝告无效,龙应山坚持去了京都。

    26天后,夏国得到一个悲惨的消息,他们的开国皇帝龙应山在京都紫金城内暴病而亡,随行护卫三百多人被大夏国王下令陪葬。

    龙应山三个儿子得知皇爷爷诏书,决定去京都奔丧,被马贵极力阻止,险些与龙怀礼发生冲突,幸好九千岁龙斌的王妃肖蓉赶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