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定国公这是何意?” 锦衣卫核心所在。 指挥同知庞虎眉头紧锁,余光瞥了眼提督东缉事厂的师明,对坐于主位,表情凝重的臧浩说道。 “在外城聚众示威的群体,是九门提督府的人大张旗鼓给抓的,因为这事儿,导致虞都内外涉及和亲一事舆情更是变化极大。” “现在九门提督府这边,悄悄地将其中的读书人给放了,这是没有引起风波,可这事儿不是这样办的啊。” 讲完这话,庞虎看了看臧浩,又看向师明。 此间的气氛显得不太寻常。 “依着咱家对定国公的了解,这事儿不像是他能办出来的,反倒是像……”不知沉寂了多久,师明的声音在堂内响起,这叫庞虎几人循声看去,他们露出各异神色,可在师明讲到关键处时,却迟迟不说话,这不由叫他们几人略显急躁。 有什么话,倒是说啊!! 当然这是不能表露出来的。 毕竟师明是内廷掌权太监,得天子信赖,不然不被世人所知的东缉事厂,是叫其提督管辖的。 “师公公想说的,是武安驸马吧?” 臧浩抬眸,看向师明说道。 “对,臧都说的,正是咱家所想。” 师明见状,忙伸手回道:“当然,这只是咱家的猜想,不一定就是对的。” “臧某也是这样想的。” 臧浩面色平静的回道。 武安驸马刘谌? 一听这话,庞虎、严政几人相视一眼,脸上不由露出了然之色,如果真是这样,反倒是能说通了。 甚至几人都没察觉到,他们各自都暗松口气。 原因很简单,如果真是刘谌的意思,则代表身份特殊的孙斌,在这件事上没有徇私,这样能省却很多麻烦。 可真要孙斌有啥问题,这事儿可不好办了。 毕竟孙斌太特殊了。 已故太皇太后的亲侄子,凭借北伐大捷得敕国公爵,赐号‘定’,领上林军,暂署九门提督要职。 这还不算完,其女乃后宫妃嫔,是身份尊贵的淑妃。 如果孙斌真要有状况,锦衣卫是查是不查,查吧,这事儿必然要惊动御前,不查,那锦衣卫罪责更大。 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朝中局势的更迭,使锦衣卫上下愈发谨慎与小心,对于处在高层的来讲,算是真真感受到什么叫如履薄冰了。 锦衣卫初设时,他们何须想那么多啊,但凡是不听天子旨意的,那在他们眼里全都是可化为调查对象的。 可如今形势却是不同了,一个举动便可能牵动朝局,容不得半点疏忽。 毕竟从大面上来讲,天子已彻掌了朝局,已掌控了皇权,这也使锦衣卫步入到下一阶段,即在面对需要解决的事情时,不能再像过去那样一味强势介入,而需权衡各方,审慎行事,特别是涉及到一些人或事时,务必要有确凿证据才行。 不然引起不必要的风波,是可能会对朝局带来深远影响的。 “所以放这些读书人,是为了放长线钓大鱼?” 严政眉头微蹙,语气中带着几分迟疑,“只是这样做,九门提督府这边,或者五城兵马司,巡捕营这边,不派人在暗中盯桩吗?” 师明、臧浩再度沉默不言。 站在二人的角度,他们是不知中枢最高决策圈,明确了要对东吁用兵的具体方略,而此前发生的种种,却又使二人知道,眼下的局势是愈发浑浊了,如何在这等境遇下,找寻到真相,找寻到他们想要查的线索,这才是关键所在。 脚步声此时在堂外响起。 这引起一些人警觉。 迎着投来的注视,千户廉政快步走进,神色凝重的朝臧浩走去,“都指挥使,那批读书人去了一些地方,其中有两家是别馆。” 一听这话,臧浩眼神骤然一凝,看来这跟他猜想的是没错的。 “不过在这期间,标下等发现一件怪事。” 廉政压低声音道:“盯这些读书人的,似乎还有别的力量,且不止一股,其中有一股,标下等的推测,是来自九门提督府的,他们的做派与军中斥候太像了。” “!!!” 庞虎、严政他们表情变了,这就解释通了。 可是跟着,他们却陷入到沉思中。 如果是暗中监视,为何要如此谨慎啊,不应该在那些读书人放出后,就该立即派人去暗中盯桩吗? 反追踪?!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