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牵扯到权力的斗争与博弈,不是说表面正发生着什么,就一定是双方或多方势力,必然要较个高低的。 真正想角逐的,想较量的,必然藏在表面下。 韩青在北军做的事就是一颗饵,目的也很纯粹,为的就是把鱼钓出来,只是大虞中枢的一些人,明显不是那样好对付的。 所以有了声势浩大的弹劾,有了众说纷纭的舆情。 尽管与之有牵扯的群体中,的确有很多是不满的,是生气的,毕竟韩青这种行为,直接损害了他们的利益。 但是有些情况吧,还是要看根的。 故而在今下的态势,看的就是谁最先沉不住气。 “看似消停了,实则却加剧了。” 虞宫。 大兴殿。 楚凌倚着软垫,御览着所持奏疏,“一个个真够沉得住气的,想拉朕下场,想叫祖母表态,可偏偏他们是在痴心妄想。” “李忠,接下来弹劾平国公的奏疏,不必都呈递到御前了,把那些翻来覆去,没有新意的剔除掉。” “还有给朕盯紧凤鸾宫、长秋宫、中书省、门下省几处,朕倒是想要看看,一个个能忍耐到什么程度。” 言罢,楚凌将奏疏撂到御案上。 “奴婢遵旨。” 李忠作揖应道。 对如今的这种态势,楚凌看的比谁都要透彻,无非是想逼他下场表态,可这真叫一些人遂了愿,看似是出手,实则却被动了。 作为大虞皇帝,不管对待任何事情,都不能轻易的表态,特别是下场,这件事一旦做了,神秘感就会消散掉。 真要这样,敬畏就降低了。 最好的一种方式,就是待在该待的位置,叫底下的人去争,去斗,别管形势如何变化与转变,都不能越级干涉。 权力场上有两种越级,是让人厌恶与排斥的。 一种是下越上。 一种是上越下。 对这其中的道道,楚凌再清楚不过了。 “秘书省查的怎样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