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陛下自封,在上林苑恩养遗孤,叫羽林接受操练,这无不表明一个态度,在平叛一事上,这是不能有任何侥幸的。” “陛下尚武,这对大虞而言是好事。” “发生这样的事,最难受的莫过于太皇太后,最难的也是她老人家,陛下做这些,也是为她老人家分忧。” 本闭着眼的孙贲,此刻缓缓睁开眼眸。 “是啊,谁能想到最不该背叛朝廷,最不能背叛朝廷的,居然背叛朝廷了。”宗织有些感慨道。 “宗藩是什么,是社稷屏障,当初太祖他老人家,不顾群臣反对,也要敕封宗藩去就藩,那为的是什么?” “不就是想叫地方安稳?” “事实上就藩的宗藩,也的确做到这些了,不说别的,就说在北疆的那些宗藩,过去在我朝,可出现不少北虏寇边,但结果呢?不全都被击退了,甚至我朝还对北虏发动不少战事。” 此间气氛有些微妙。 诸王之乱这件事,对大虞造成的影响很大,甚至于说对不少人的想法,都造成极大的冲击。 原因很简单。 这件事掺杂的太多了。 在眼下,因为一些宗藩造反,使得中枢不少人,对于宗藩这一群体的看法,出现了本质的区别。 可在这件事之前,宗藩确实为大虞做了很多,这由此就延伸出一件事,今后的宗藩到底该何去何从? 这个想法,一旦生出,就会带来很多改变。 没有参与叛乱的宗藩,今后朝廷到底该如何对待?是压制,是收权,还是如旧?可真要如旧,这真的能做到吗? 毕竟裂痕出现了,想要如初就难了。 “想那么多干什么?” 一勋贵子弟听后,有些懒散道:“眼下的当务之急是平叛,我可听说了,这场仗不好打,毕竟有那两位在,你们想过没有,万一此战打的时间不短,朝廷该如何面对这种变局引发的一些变数?” “谁说不是啊。” 有人听到这,立时就附和道:“要我说,这次平叛,就不该叫韩青挂帅,应该叫大司马大将军挂帅才是。” “他韩青就算再厉害,能厉害的过大司马大将军吗?” 此言一出,叫不少人都生出各异想法。 特别是孙贲,眉头紧皱起来,心底对那人生出厌恶,聊事就聊事,干嘛要牵扯到他父亲,关键是这件事,乃三后裁决的,是大兴殿颁的诏,人韩青已领兵离都,急赴北疆平叛了,这事可大可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