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岑文本之死-《重生之唐帝李承乾》
第(2/3)页
科举制度的诞生改善了用人制度,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使得世人读书风气盛行。
更是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最重要的是,朝廷通过科举选拔出合格的人才来委以重任,打破贵族世袭。
“殿下想要这么做,怕是不易,陛下要是知道了也不会同意的。”赵节道。
“这些寡人也想过,要想让科举成为入仕的唯一途径,父皇在世时不行,那等寡人继承大统之后呢?是不是可行。”李承乾道。
现在不行不代表以后不行,别人不同意,难道他还不会单干。
再说了,也不是一下子就用科举制度来取代其他的制度,只是提高科举制度的重要性,降低其他制度选拔人才的标准。
长此以往下去,科举最终便能够彻底取代其他制度,成为唯一的选拔人才的制度。
事情要一件件的做,饭要一口口的吃,没有人能够一口吃成胖子,欲速则不达。
“殿下说的不错!凡事欲速则不达,想要彻底取代门荫和入流选仕,还需要再次提高科举制度的作用性。”狄仁杰道。
正当大家讨论的热火朝天之时,一名内侍急匆匆的小跑进来。
“参见郎君!”内侍行礼道。
“没见寡人正和诸位大臣在商议大事吗?为何惊扰?可是除了什么大事?”李承乾问道。
“启禀郎君,陛下命人从幽州送来加急文书,特里面前来禀报。”内侍说罢,将一密封的竹筒举过头顶。
王泉立马上前接过,转身回到李承乾身边,交给李承乾。
李承乾将封蜡拍开,打开竹筒,从里面倒出李二的密信。
看过之后,李承乾眉头一皱,轻叹一声,唉!怎么会这样,李承乾心里想到。
见李承乾看过密信之后,脸色变了,众人心里疑惑不解。
“殿下!发生什么事了?是不是陛下东征出了什么问题?”杜荷问出了所有人的心声。
“不是,东征没有任何问题,是岑文本心力交瘁暴病而亡。”李承乾惋惜道。
岑文本是个有能力的人,除了当初站队不同外,他的能力其实毋庸置疑,李承乾本打算等以后李二东征归来,让其也成为东宫的属官。
第(2/3)页